19世紀中葉,在遙遠空曠的新西蘭海岸,美國少婦愛達帶著九歲的女兒和一架大鋼琴嫁給了美國殖民者斯圖爾特。由于路途十分艱難,丈夫決定舍棄鋼琴,將它留在沙灘上。愛達內心痛苦萬分。她從小就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而唯一能讓她排遣寂寞的就是鋼琴那優美動人的音樂。斯圖爾特只是個一心想要發財的商人。他根本不理會妻子的要求。愛達只能求助于鄰居喬治·貝因。貝因表示想聽愛達的演奏。于是愛達在海邊發狂地彈琴,渲泄著她內心的寂寞和痛苦。貝因從這震憾人心的音樂中了解了愛達的心。貝因用一塊土地與斯圖爾特換走了鋼琴,并費盡千辛萬苦將它運回家中。為了彈琴,愛達每天去給貝因上鋼琴課。而貝因為了親近愛達,提出用愛撫親近可以換回鋼琴。在音樂與愛撫中,貝因比斯圖爾特更深地理解和愛著啞女愛達,他們兩人的情感也逐漸滋長起來。專橫的斯圖爾特發現這一切后將愛達與孩子都囚禁在屋中。然而這并不能阻止愛達向貝因表達愛意。狂怒之下,斯圖爾特用斧頭砍下了愛達的一根手指。這終于導致了一場斗爭。兩個男人間達成了協議,貝因帶著愛達和孩子以及鋼琴離開這里。在船上,愛達在強烈的思想斗爭后,終于決定拋棄這象征了她沉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她把它掀倒了海里。貝因與愛達組成了幸福的家庭。當金屬的假指與鋼琴鍵相撞時,發出了一種奇特的聲響。它融入了鋼琴美妙合諧的音符之中,創造出了另一種完美的旋律。www.loldytt888.com=www.kingmarlaw.cn